“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正式开展
9月1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在民族文化宫正式面向广大观众开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媒体见面会上,来自中央、北京、文博领域的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法语频道、中国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文物报等15家相关媒体到场并进行了采访。
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们发延在媒体见面会上介绍,近年来,民族文化宫作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弘扬各民族文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窗口和阵地,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部署,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场馆优势,精心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突出抓好重大文化活动,推进民族文化研究和艺术创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了积极贡献。
“民族瑰宝——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精品展”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的首展,按照“六个一流”标准精心打造。自2020年8月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因充分发挥博物馆陈列展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阵地作用,该展入选了国家文物局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百展推荐,已成为首都各界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首选地。
媒体记者在“民族瑰宝——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精品展”参观采访
采访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副馆长覃诗翠
“各族人民心向党——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少数民族敬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礼品展”,是2017年推出的“各族人民心向党——建国初期全国少数民族敬献中央民族政府礼品展”的升级版。自2017年以来,民族文化宫接待了包括中组部边疆少数民族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36期近6000名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支部书记,该展览已成为各族干部培训和社会各界开展党日活动,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场所。2021年4月,该展览停止对外展出,按照“五个最”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升级改造。升级版的“各族人民心向党”展览对展览名称、展陈大纲、单元文字进行了符合展览主题和宣传主线的精心打磨,对展出展品进行补充调整,在基本保留原有设计风格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在展出形式和细节设计等方面不断思考、大胆创新,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展览主题,使各个展览既能保持各自特点,又能遥相呼应形成整体。
媒体记者在“各族人民心向党——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少数民族敬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礼品展”参观采访
采访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陶颖
“鉴往知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族工作文献档案特展”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解决民族问题和开展民族工作的奋进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大事、要事,使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不断筑牢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
媒体记者在“鉴往知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族工作文献档案特展”参观采访
采访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副馆长罗吉华
今后,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发挥好“窗口”“阵地”作用,持久深入地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宣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宣传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风貌,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人心相聚、精神相依,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刘芳 图/博物馆、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