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2019年第7期来民族文化宫现场教学

来源:民族文化宫   作者:   2019-05-23

5月21日下午,中组部“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2019年第7期来到民族文化宫现场教学。此次来的学员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村党支部书记,共160人。书记们参观了“各族人民心向党——建国初期全国少数民族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展”和“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两个基本陈列展以及民族艺术长廊。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钟兴奎出席活动。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书记们进入展厅之后,被展厅中浓浓的民族气息感染,有一位书记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书记们一路跟随讲解员,认真聆听,并且纷纷举起手机拍下一个个珍贵的文物。
       看到各个少数民族敬献给中央人民政府的礼品,很多代表都有感情上的共鸣。一位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书记说:“看了‘各族人民心向党’这个展览之后,我感触很深,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党中央就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那些人数少的少数民族看到了希望,他们才算真正站起来,所以毛主席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我们国家今天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毛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贡献。”

       
      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鄂温克族书记表示,看了这两个展览,对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知道了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是怎么走过来的,这里面的历程还是非常波折的,能把这么多少数民族的民心汇在一起真是太不容易了,毛主席在这段历史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也非常敬爱他老人家。”这位书记还说,鄂温克族的代表在去年十九大的时候,向习近平总书记敬献了哈达,“我觉得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党中央情感的一种延续,我感到很骄傲。今后我在工作中要努力工作,好好为人民服务。”他笑着说。
       书记们参观“文化记忆”展时,对一件件精美的展品深表叹服。当被问到最喜欢哪件展品时,一位书记脱口而出:“都喜欢!”书记们对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一位来自湖南省的书记说:“我刚才仔细看了这两个展厅中的影片,我觉得我们民族文化宫对这些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非常到位。尤其是集中了这么多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是一个大工程。我们国家对民族文化这么重视,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多多宣传民族历史和文化,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力。”


       精美的文物不仅需要被更多人了解,更需要不断发扬和传承。一位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女代表说:“看了‘文化记忆’这个展览,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定要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我们村也有刺绣工艺,我自己现在也在跟老人家学习,并且也给很多年轻人讲我们的刺绣工艺。村支书作为基层工作者,一定要把自己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传给热爱它们的人。”
       参观完两个展览之后,一位蒙古族书记认真地在留言本上用蒙古文写下:爱祖国,56个民族一条心,共同努力,为祖国建设新农村!他还对工作人员表示,希望民族文化宫能够保护和展览更多的文物。

(文/王乐 图/武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