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2019年第6期来民族文化宫现场教学

来源:民族文化宫   作者:   2019-05-20

5月14日下午,中组部“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2019年第6期来到民族文化宫现场教学。此次来的学员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村党支部书记,共160人,有汉、壮、蒙古、苗、土家、瑶、达斡尔等7个民族。有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省区级以上奖励优秀个人7人。书记们参观了“各族人民心向党——建国初期全国少数民族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展”和“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两个基本陈列展以及民族艺术长廊。

本次现场教学时间很紧张,讲解员们和书记们都全力以赴,在有限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书记们一边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一边用手机拍下展柜中的展品。每当讲解员介绍到自己家乡敬献的礼物时,书记们就会上前一步贴着玻璃仔细观看。

一位来自广西的书记说:“我非常高兴,能够有幸见到这么多少数民族敬献给中央人民政府的礼物。正如讲解员刚才说的那样,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做了很多工作消除历史隔阂,疏通民族关系,才有了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好形势。我们现在一定要倍加珍惜!各族人民一定要团结一心、共建美好家园。”

一位来自湖南的土家族书记说:“整个展览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彝族人民敬献的鹰爪杯,这个是我第一次见到,实在是太精美了!让我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当时的人民对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敬爱。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心一意跟党走,走好‘富民强村’的路子,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献给党中央最好的礼物。”

一位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书记说:“我们内蒙古敬献给党中央的礼物中有一件是马头琴,它融合了汉族的福寿文化、藏族文化、蒙古族文化。一把小小的马头琴,体现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交融。看到我们民族的精品在祖国首都展出,我觉得很骄傲,回去以后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也要加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将文化好好传承下去。” 

作为中组部“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长期现场教学点,民族文化宫高度重视,专门制定了详细的接待方案。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马志敏出席了活动。

(文/王爽 图/武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