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来民族文化宫参观

来源:民族文化宫   作者:   2019-04-24

423日下午,中组部“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2019年第4期来到民族文化宫参观。此次来参观的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四川省的村党支部书记140人。书记们先后参观了“各族人民心向党——建国初期全国少数民族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展”和“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两个基本陈列展以及民族艺术长廊。

当天的北京温度很高,加上展厅里参观的人也多,不少书记额头上都是汗。有几位书记顾不得热,依然身着整套的民族服饰,整齐且庄重。他们认真地聆听着讲解,不时地请同伴为自己拍照留念。

一位来自四川的彝族书记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临行前,媳妇给我装上了整套的民族服饰,让我多拍点照片,回去给她看看首都是什么样子。知道今天的培训内容是来民族文化宫参观,我特意换上了衣服,想来看看‘民族之家’。刚才讲解员们站成一排欢迎我们,热情地带我们参观,给我们讲解,我感觉真像回到了家里一样。”

另一位来自广西的壮族书记说:“我一来就激动地寻找有关我们壮族的东西,听了讲解了解到背后的故事时,很感慨。那时候通讯不便,人民这样表达对领袖的爱意和敬意,现在通讯发达了,我想好好地写一个参观感受发到微博上。”

还有几位来自四川绵阳的羌族书记,在文化记忆展厅的“羊皮鼓”前久久驻足,不愿离去,其中的一位代表说:“去年,我的家乡北川举办了一个‘大美四川 魅力羌年’成果展,其中的祭祀活动里最主要的一个展示,就是羊皮鼓舞,我当时还想怎么把我们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带到北京来,没想到,羊皮鼓已经先我们一步到了首都啦。”

有一位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书记,在被采访时眼眶泛红,说不出话,他说自己不会表达,说不好,却被发现端端正正地坐在观众留言台旁边,认认真真地写下一行蒙古文。他写得很慢,生怕哪个字错了影响了美观,仿佛写的不是留言,而是像题字一般的庄重。同行的书记说他写下的是:蒙古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了新中国努力奋斗!
      作为中组部“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长期现场教学点,民族文化宫高度重视,专门制定了详细的接待方案。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钟兴奎出席了活动。




(文/王爽 图/张仁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