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2019年第1期来民族文化宫参观学习
来源:民族文化宫 作者:信息中心 2019-04-01
3月28日下午,中组部“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2019年第1期160名学员来到民族文化宫参观学习。此次来参观的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和湖南省的村党支部书记,包括汉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达斡尔族、侗族、鄂伦春族、瑶族等8个民族。国家民委人事司副司长王红燕,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马志敏等出席活动。
村支书们首先来到东一厅观看了《共和国第一宫》纪录片,了解了民族文化宫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统一、发展、繁荣的象征,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辉煌胜利的标志。随后村支书们参观了“各族人民心向党——建国初期全国少数民族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展”和“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两个基本陈列展。在参观中,各位村支书认真聆听讲解,并纷纷拿起手机拍下这些珍贵的展品。

这些村支书都来自民族地区,展览中的很多展品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让他们感到亲切备至。一位来自湖南的苗族村支书说:“这里的展品真的都是精品,我在这里看到了家乡的特色,这些湘绣让我觉得很亲切。我来自地笋村,我们那边出的是苗绣,这些湘绣让我想起了我们家乡的苗绣。”一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村支书在参观鲨鱼皮马鞍的时候说:“这个鲨鱼皮马鞍真的是很少见,让我觉得很震撼啊,真的是让我开了眼界。我已经把它拍了下来,准备发给我的朋友们看看。”
在参观中,很多村支书表示,在民族文化宫看到这些珍贵的展品,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高度重视,也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一位蒙古族村支书指着马头琴说,别看这马头琴在内蒙古很常见,但是它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东西,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把这个礼品献给党中央毛主席,就是表达了一种党的领导就像马头琴一样,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的拥戴之情。还有一位支书说:“这么大的国家,对我们少数民族还这么重视,我真的是感觉心里很温暖的,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这两个基本陈列展也让前来参观的各位村支书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了有更深的了解。一位村支书表示:“看了这个展,对我们国家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感觉到党和国家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少数民族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我想这是非常有利于促进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加团结进步、更加和谐稳定发展的。”
“看完这个展览,我真的觉得国家的发展太快了。像展厅里的湘绣,以前都是手工制作,现在都可以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我感受到了国家富强的力量,回去之后还要继续努力工作。”一位来自湖南的女支书说道。
村支书们还参观了“改革开放40周年 京津冀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和“灯下故人——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展。

村支书们首先来到东一厅观看了《共和国第一宫》纪录片,了解了民族文化宫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统一、发展、繁荣的象征,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辉煌胜利的标志。随后村支书们参观了“各族人民心向党——建国初期全国少数民族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展”和“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两个基本陈列展。在参观中,各位村支书认真聆听讲解,并纷纷拿起手机拍下这些珍贵的展品。
这些村支书都来自民族地区,展览中的很多展品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让他们感到亲切备至。一位来自湖南的苗族村支书说:“这里的展品真的都是精品,我在这里看到了家乡的特色,这些湘绣让我觉得很亲切。我来自地笋村,我们那边出的是苗绣,这些湘绣让我想起了我们家乡的苗绣。”一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村支书在参观鲨鱼皮马鞍的时候说:“这个鲨鱼皮马鞍真的是很少见,让我觉得很震撼啊,真的是让我开了眼界。我已经把它拍了下来,准备发给我的朋友们看看。”
在参观中,很多村支书表示,在民族文化宫看到这些珍贵的展品,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高度重视,也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一位蒙古族村支书指着马头琴说,别看这马头琴在内蒙古很常见,但是它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东西,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把这个礼品献给党中央毛主席,就是表达了一种党的领导就像马头琴一样,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的拥戴之情。还有一位支书说:“这么大的国家,对我们少数民族还这么重视,我真的是感觉心里很温暖的,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这两个基本陈列展也让前来参观的各位村支书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了有更深的了解。一位村支书表示:“看了这个展,对我们国家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感觉到党和国家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少数民族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我想这是非常有利于促进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加团结进步、更加和谐稳定发展的。”
“看完这个展览,我真的觉得国家的发展太快了。像展厅里的湘绣,以前都是手工制作,现在都可以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我感受到了国家富强的力量,回去之后还要继续努力工作。”一位来自湖南的女支书说道。
(撰稿/王乐 摄影/张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