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大讲堂第三十四讲在民族文化宫举办

来源:民族文化宫   作者:   2017-11-23

  2017年11月22日下午,由国家民委支持,国家民委机关党委和文化宣传司主办,民族文化宫承办的中央国家机关改革发展大讲堂暨民族文化大讲堂第三十四讲在民族文化宫举办,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戴木才以“开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题,作了一次生动的精彩的讲座。

  戴木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宣部政研所研究员、副所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总编辑;曾任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师范大学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高端柔性人才等。主要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人格理论、政治伦理等研究。2014年2月24日,为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解《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专题。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近10部。讲授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辅导报告。多项报告入选《宣讲家》和《党委中心组学习报告》。


民族文化大讲堂第三十四讲在民族文化宫举办(一)


  戴木才教授首先介绍了十九大报告产生的背景,然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划时代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治纲领;对十九大报告的几点认识和社会评价等四个方面对十九大进行了解读。戴木才教授用指导思想、领导核心、历史功绩、典型特征、时代主题以及详细的经济建设发展数据进行比对,说明毛泽东时代是“站起来”,邓小平时代是“富起来”,习近平时代是开始“强起来”;戴木才教授认为,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划时代意义首先体现在重要的历史时间节点上,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而划时代的10年,后30年即从2020年到205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即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30年。接着他从奠定了更加雄厚的经济基础、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科技创新向世界先进行列迈进、我国正在成为全球性军事强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等六个方面讲解了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划时代实践标志,以及十九大划时代的思想标志:明确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他从进入新时代、形成新思想、提出新方略、明确新任务、提出新要求等五个方面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治纲领;最后,他综合了国内国际对习近平总书记和十九大的评价,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十九大则是站得高、规划远、说的好、措施实,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初心使命没有变,十九大报告具有科学真理性、历史开创性、战略指导性等等。

  此次大讲堂由民族文化宫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宋立坤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药总局、建设银行总行、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国家民委和委属文化事业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130多人聆听了讲座。



民族文化大讲堂第三十四讲在民族文化宫举办(二)
(文/ 何丽 /郭一梅



Baidu
map